发掘城市群消费潜力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二 )

观察七大城市群内部的网上消费数据,可以看出科学的城镇体系对于扩消费具有重要意义。泰尔指数是衡量地区间不平等度的指标,从网络消费角度运用该指数,可以看到城市群的消费差异以及城市群内部的消费差异。观察我国三大世界级城市群,2016年至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网上消费差异的泰尔指数为0.554、0.512和0.485,粤港澳为0.203、0.186和0.185,长三角为0.395、0.334和0.341。

一是横向比较三个特大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内部消费额差距最大,体现城镇体系短板。从京东大数据分析结果看,京津冀城市群内消费的泰尔系数最大,说明城市群各个城市间消费差异突出。从2018年下半年京东平台网上数据看,北京占据了京津冀城市群六成以上的消费额(62.92%),天津与北京差距较大,占京津冀城市群网上消费总额的12.09%,其他城市只占较少的份额:石家庄4.63%,保定4.14%,廊坊4.11%,唐山2.30%,沧州1.95%。京津冀城市群消费总体表现为北京独大,“虹吸效应”突出。城镇体系缺少梯次过渡,北京、天津之后就是石家庄等城市。这就需要更好发挥北京的带动效应,加快非首都功能疏解,实现产业分工在城市群的合理化分布,从而提升经济效率,拉动消费增长,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