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城市群消费潜力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三 )

二是纵向比较各城市群内部消费占比,可以发现中心城市在下降,非中心城市上升,不平衡性正在缓减。京东大数据显示,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市在京津冀城市群中的网上消费额占比从2016年上半年的69.3%降至2018年下半年的62.9%;其他非中心城市尽管占比较小但逐步增长,雄安新区所在的河北保定市的同期数据从2.93%上升至4.14%,石家庄从3.74%升至4.63%。同样,在粤港澳大湾区中,从2016年上半年到2018年下半年,广州市消费额占比从34.5%下降到31.9%,非中心城市呈现较快增长,珠海同期数据从2.6%增长到3.4%,惠州从4.17%增至5.18%。此外,长三角城市群中,上海市消费额占比从2016年上半年的37.4%下降到2018年下半年的34.5%,杭州、常州也均有小幅下降,而其他非中心城市则均呈现增长态势,宁波从3.71%增长到4.09%,苏州从10.33%增至10.65%。这也体现了非中心城市在消费扩容升级中蕴含的巨大潜力。整体来看,城市群间、城市群内消费的泰尔指数均逐年减少,显示发展的不平衡性正在缓减,这是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是梯级城镇体系对扩消费有更强拉动力,促消费政策需要从新型城镇化视角进行统筹谋划。长三角多级中心的城镇体系有利于促进整体消费。京东大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长三角城市群网上消费占全国的18.66%,高于京津冀城市群(17.22%)的占比。数据显示,长三角的苏浙皖3省共占全国百强县的47席,2018年前三季度,长三角26个城市(不含泰州)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均超过8%,远高于城市平均水平。2018年,长三角城乡电商消费差距进一步缩小,消费呈现均衡化发展态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