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再造「菜市场」| 36氪新风向( 七 )

而“买菜”场景和“前置仓”加起来对应的其实就是一个距离用户足够近的菜市场。

当这些前置仓们组合在一同的时分,我们就能够把叮咚买菜们在做的事情类比为一个在供给链和流量超级中心的菜场。

前置仓的方式是从效率端的创新,但当前置仓成为主流之后,生鲜电商的竞争点就聚焦到了:谁能够做到场景的足够垄断?要做到垄断需求思索 2 点:用户消费粘性足够高;单一区域内订单密度足够大。

要完成前面一点,实质上代表了这里能够处置大部分的家庭消费诉求,所以经过高频的买菜行为去培育用户习气,再扩展相对低频的 SKU 较之于低频切高频愈加合理。

以用户月下单频次作为参考,36氪了解到的数据是,叮咚买菜目前能够做到每日优鲜的 2 倍,谊品生鲜团队给到的数据则是,用户每两天中止一次置办。

而在整体的生意模型中,单个前置仓还需求做到区域性的流量垄断,来完成密度和本钱之间的均衡关系。

例如叮咚会在单个仓的日均订单量抵达一定水平之后中止“裂变”,即在这个仓的周围开设新仓,来增强单位区域内的复购密度,固然走全品类道路,但同样走前置仓方式道路的朴朴超市也是相似的办法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