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三年1.8万亿债务待偿: 房地产行业面临“降负债”压力( 六 )

该机构还表示,进入今年二季度后,境外偿债压力也将增大,而且绝大部分为成本高企的美元债务。

观点指数研究院指出,“在‘借新还旧’这个命题上,显然占据明显溢价优势的是大型房企、国企或财务管理突出的民营企业,而一些规模较小的则只能更多地选择‘保命’而不是‘保本’。”因为有不少企业的美元债融资的利率达到13%以上,更有个别利率高达15%。相比继续做大,解决生存问题更为重要。

压力之下,房企不得不想方设法加快资金回笼。世联行认为,2019年将是“房企促销大年”。政策方面,一些高库存的城市或将陆续微调。但由于地方政府对房企直接降价普遍持否定态度,所以今年的促销会更多以首付分期、送装修、送家电、送车位等方式呈现。

在公司战略层面,资金面紧张也会带来一些变化。在区域布局上,除了恒大、碧桂园等下沉幅度较深的大型房企,以及区域性房企外,多数大中型房企都在夯实一二线城市和核心城市圈的布局,从而寻求区域和资金的安全。

严跃进指出,今年春节过后,郑州、昆明、青岛、重庆、成都等二线城市土地交易旺盛,其中就有房企收缩战线的因素影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