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域市场,戴森们半年涨了1.5倍 | 一文看清中国消费新趋势( 三 )

宏观数据给答案:消费升级进行中

地域之间的这种消费差异或“分级”,恰好印证了我国居民消费还有极大的潜力可挖。从一系列宏观数据来看,从改革开放起始就启动的消费升级,还在进行当中。

1978年,中国的人均GDP为223.84美元,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了9765美元,年均增速高达9.9%。中国自2010年人均GDP迈过4000美元,正式跻身国际认定的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便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2018年的9765美元,距离跨越国民经济“中等收入陷阱”的上限12000美元已经比较接近。

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仅为343.4元和133.6元。到了2018年,二者各自上涨至39251元和14617元,分别是1978年的114.3倍和109.4倍。收入的不断增加,直接带来了国人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与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直接佐证便是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超过60%,降到2018年的28.4%。

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居民基本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变,在消费上也有了更多元的选择。

以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的变化为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85到2017年,我国城镇每百户家庭拥有的彩电、电冰箱与洗衣机分别由17.2台、6.58台和48.29台增至123.8台、98台和95.7台。农村每百户拥有的数量也分别由1985年的不足2台,分别增至2018年的120台、91.7台和86.3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