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宝盒”致敬百年奋斗青春( 七 )

电话里的“李大钊”回忆起1919年的五四运动,欣慰地说“青年人的举动,使寰宇皆知:中国人心未死”,而来电的时刻,正是在他就义的前一天。“我可能见不到理想中的那个‘青春中华’了。我自束发受书起,就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而今我也死而无憾了。”李大钊最牵挂的仍是他和一代代青年斗士誓死追求的青春中华。

时至今日,祖国仍需要青年人先行一步,用奋斗创造未来。

来自湖北的一名同学对“鲁迅”的来电印象深刻,“我们也要像鲁迅希望的那样,中国青年只是向上走,别沾染暮气”。

在来电时间里,让学生熟悉的“鲁迅”再次表达了对青年的期望:“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的话的确醍醐灌顶。”一名参观的同学认为,作为青年学生,更应专攻于各自的领域,同时保持对社会热切的关注,像鲁迅的很多学生一样,怀揣赤子之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