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心灵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三 )

翻开蒋一平的备课笔记,上面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剪报,政治经济类、文化类、社会类……每则剪报旁都写着她的观点与思考。蒋一平说,这些都是她备课的好素材。

如今,在东阳中学,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热点问题成为学生们的共识。去年,学生蔡婧雯参加了浙江金华首届青少年“模拟政协”比赛。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蔡婧雯和小组成员们一起,收集背景资料、分发问卷调查、深入村落调研、走访专家学者……最终,他们的提案——“在古村落保护中挖掘对中小学生的教育价值”荣获了“最佳提案奖”。

“拓展内容、打破围墙,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很有必要。”蒋一平介绍,学校里,类似“模拟政协”这样的社团大约有30个,“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等课堂也在筹备当中。

多年的思政教学让蒋一平越来越认识到,思政教育要上得“实”,就要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启发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常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制作校园时政节目、进行假期研学旅行、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这些都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教学效果更是事半功倍。”蒋一平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