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山痴”黄忠良( 三 )
黄忠良印象最深刻的是山蚊子,个头大,一到晚上就到处飞,咬得他没法入睡。
即便是晚上,队员们也要轮流守山,时刻防止有人砍树、偷猎、采药。那时,唯一的娱乐就是听收音机。
因为常年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大山中,很多人得了关节炎,每到下雨天,腿脚都麻木疼痛。
1978年至1985年间,来自中国科学院以及广东省的科研队伍,完成了保护区的地质、地貌、土壤、动物、鸟类、昆虫、植被类型、植物种类等调查工作。
他回忆,保护区第一代科研人员石国樑是那个年代里的“鼎湖通”。虽然石国梁学历不高,但是他靠着勤奋、刻苦,带领标本组走遍了鼎湖山的每个角落,采集了3万多植物标本,基本摸清了鼎湖山的植物资源状况,建立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标本室。刚到保护区时,黄忠良一有机会就跟师傅石国梁上山辨认植物。1年过去,鼎湖山的常见植物他基本上都认识了。
37年没人为砍过一棵树
从1992年开始,黄忠良先后担任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常务副局长、局长,直至在局长岗位上退休。如今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基本保护框架就是在他“掌舵”时划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