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中携手走出了绿色发展之路”(共建一带一路)

人民日报 本报赴埃塞俄比亚特派采访人员 吕 强

埃塞俄比亚皮革业发展研究院的师生展示自己设计的皮革制品。

本报采访人员 吕 强摄

■“中国不仅给埃塞俄比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更注重人才培养,为埃塞皮革工业清洁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联合实验室在向埃塞企业展示皮革工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在改变当地政府和企业的观念,推广绿色生产模式。”

埃塞俄比亚是畜牧业大国,畜牧资源居非洲首位,为本国皮革制造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与此同时,皮革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长期制约着该国绿色可持续发展。2013年,中埃双方签署了《中国科技部与埃塞俄比亚科技部关于共建中埃皮革技术联合实验室的谅解备忘录》,共建中埃皮革技术联合实验室,帮助埃方培养皮革环保领域技术人员,为埃塞制革水平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我们能从实验室了解最前沿的皮革生产知识”

中埃皮革技术联合实验室位于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埃塞皮革业发展研究院内,研究涵盖了皮革制造、设计与加工等一整套皮革制品生产工序。采访人员来到实验室车间时,一群穿着白大褂的学生正围着老师,边听讲解,边在笔记本上作详细记录。该实验室培训内容包括清洁生产技术、污水治理技术、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