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中携手走出了绿色发展之路”(共建一带一路)( 二 )

见到采访人员,有学生主动展示起他们自己设计的皮包和皮具。据学生塔里库介绍,这个实验室是埃塞皮革工业的中心,全国相关专业的学生都希望来这里学习深造。“这里有来自中国的机器和技术,还有从中国学成归来的老师,这让我很兴奋,我们能从实验室了解最前沿的皮革生产知识。”

至2017年11月项目第一阶段结束,联合实验室共培养了76名当地制革技术人员,填补埃塞皮革工业清洁生产的空白。埃塞皮革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穆罕默德·赛义德说,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可以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中国不仅给埃塞俄比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更注重人才培养,为埃塞皮革工业清洁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采访人员在联合实验室看到,皮革制品生产的全部操作都由埃方人员独立完成。

联合实验室技术员泰格斯特曾前往中国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培训期间,她学习了制革清洁生产技术、污水治理技术、制革固体废弃物再利用技术等,了解到皮革工业可以很环保,很有前景。学成回国后,泰格斯特在相关领域表现突出,被大家称为“国际化人才”。

“有了中国技术,就能见证‘变废为宝’的神奇过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