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志明 愿做赤潮“消防员”(自然之子)

人民日报 本报采访人员 王 沛

春潮涌动,碧浪拍岸,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南海路7号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面海而立,今年60岁的俞志明已经在这里工作了近30年。

海洋所会议室内,一个匆匆的身影微笑着迎面而来,这就是大家口中的俞老师。

俞志明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从事近海富营养化、有害赤潮治理等研究。“我是青岛人,从小在海边长大,进入这个研究领域后,更是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俞志明言语不多,谈到自己的研究,才打开了话匣子。

发明赤潮应急处置的有效“灭火器”

赤潮,又被称为有害藻华,因水体中微型生物异常增殖或聚集,导致生态系统破坏、水质恶化。赤潮跟火灾一样,具有突发性,需要进行应急处置。俞志明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研究赤潮的应急处置方法。

“赤潮原本是海洋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在人类活动干扰下,变成近海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的信号,是一种生态灾害,一旦发生,应迅速处置,减少损失。”俞志明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