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如何破解“出行难”( 二 )

公交优先高效便捷

时值正午,在中环一家跨国投资银行工作的朱宇走出大楼,来到公共汽车站台。没几分钟,一辆叮叮车缓缓驶来,朱宇排队上车,去往几百米开外的餐厅吃午饭。“在香港,即便是高薪人群,坐公交、地铁出门也很平常。方便就好啦,没有人会因为你没坐私家车而看不起你。”朱宇笑着告诉采访人员。

的确,香港公共交通很发达,市民不论收入水平如何,大多都愿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门。根据特区政府运输署的统计数据,近几年香港日均公共交通工具乘客数量一直保持在1200万人次以上。

在香港,市民出行除了地铁、的士(出租车)和渡轮外,接触最多的就是公共汽车。而公共汽车又可以分成很多种,包括巴士、小巴、叮叮车等。这些公共汽车设置站点密、班次多,几乎百米左右就有一个站点,适合市民的短途出行。

同时,香港公共交通线路设计合理,汇聚于各人口稠密地区,也辐射至较为偏远的区域,早晚高峰期间在乘客较多的路段加设特别线路。为保证公共汽车运行畅通,运输署安排了专用行车线和错位停站,每辆公交车都只在专门的停车点停靠,不会出现十几辆公交车共用一个停车站而大排长龙的混乱情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