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争议996被揭开画皮的时代焦虑( 二 )

这是一段全员挖矿的时期,“北上广”的每个咖啡馆里,都充满了言谈中动辄上千万项目的创业者们,他们看不起那些朝九晚五的“失败者”,更多的人把目光放在财富或想象中的财富上。

我们在经济上行周期见过太多这样的故事,996似乎是会传染的,从东京银座到上一轮科技泡沫破灭之前的硅谷,再到如今的中关村和松山湖。一个久为流传的段子是:华为某部门高薪聘请了一位日本专家,日本专家上任的第一天,在全体会议说道,“我是个工作狂,经常加班,请大家尽量配合我的工作!”说完深深鞠了一躬。三个月后,日本专家辞职了,辞职的时候只说了一句:“你们这样加班,是不人道的!”。

只是,当资本的泡沫散去、技术生命周期也已然进入抛物线的下行周期时,996的不可持续性就体现出来了。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产品的创新性、运营方法的有效性,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都无法通过996解决;更重要的是,当资本进入寒冬,996这一超越了人类所能承受的生理底线的工作状态,在许多时候已经无法获得对价。

强调加班文化的华为,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里付出的对价是人均年薪60万起。而之所以程序员们在今天开始被“激怒”,是因为那些仿效巨头实行996的公司们,如今给不出相应的工资补偿,又不再拥有梦想的加持。马云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员工离职,只有两个原因:钱没给到位;心里委屈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