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争议996被揭开画皮的时代焦虑( 三 )

从去年年末创业公司有赞宣布实行996,结果却陷入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困境,到今天程序员们在GitHub社区里“揭竿而起”,如今的“科比鸡汤”已然堪比砒霜——“你见过洛杉矶凌晨4点的景色吗?”“他已猝死于凌晨3点”。

除了996工作制有违劳动法之外,有人说,广泛推行的996,恰恰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缺乏管理能力的一种体现。互联网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却在许多管理细节上几乎成为一种沙文主义。在互联网即正义的语境下,996的标识意义被不断放大,而背后所掩盖的,很多时候往往是工作效率的低下和任务安排分配的不合理,甚至可能是竞争和战略方向性的失调。

从这个角度来看,上一轮资本泡沫的破灭并不是坏事,互联网水底潜藏的不可持续的顽疾礁石终于浮出水面。或许现在的我们需要的是另一句鸡汤来“解毒”:不要跑得太快,等一等灵魂。

(本文来自于经济观察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