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学将研学游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部分收费商业化?( 六 )

■ 声音

各方应共商研学游方案

针对家长的疑虑,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将研学旅行和综合素质评价挂钩本身没有问题,但建议学校事先采取家长听证会等方式,对研学旅行的方案、具体项目的价格、活动内容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方式等内容听取家长和老师的建议,“哪些项目过于商业化,纯属游而不学,家长可以在听证会现场提出质疑,再由校方和旅行社协商。”熊丙奇说,现在很多家长不清楚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案,不明白怎么实施,说明透明度还不够。

“综合素质评价强调客观真实,具体推进时,要结合学生情况,公平面对每个学生,形成评价学生学习能力、身心素养等各方面的完善的平台体系。”熊丙奇表示,研学旅行可以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依据,但在评价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取得的收获,而非参加活动的次数。此外,研学旅行的内容要充实,真正重视学生的体验过程。如果综合素质评价重视的是经历,就会导致形式化、走过场和互相攀比。

熊丙奇认为,如果研学旅行办得好,能够拓宽学生视野,了解其他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教育环境,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