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应用越多越“没朋友”?( 七 )

“对方自称是刚从护校毕业的护士,想进修学历但家庭经济又不允许。”家住东莞的网约车司机刘强师傅告诉懂懂笔记,由于每天工作都在车上,无聊时他常常会在社交应用上找人闲聊天。最近,他刚刚结识了一名自称来自凉山的彝族姑娘。最初彼此聊天十分投机,但过了没几天,这位“朋友”便开始诉苦,并发来了了大量家里贫困景象的图片。

“她也不明说要你钱,就是断断续续地让你帮她买个基金、股票、白银期货啥的。”刘师傅笑称,类似的“套路”他之前见过无数,基本上每星期都会冒出来几个上门的“好友”。他坦言,身边的确有不一些司机朋友,被所谓的网友“套路”,扶贫、捐钱、助养……扔了不少冤枉钱。

在他看来,这些骗子重点选择的大多是那些日常工作枯燥、朋友圈子小的男性职业群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再发几张模糊的美颜照片让人心生荡漾,很容易博得同情与信任。如果你本身就目的不纯,为了达到“小目标”上了套也就怨不得别人。

近期,懂懂笔记也作为一个网上小调查,范围包括身边亲友、同事,以及很多不曾见面的网友,分析出来的结果很有意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