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内不具备再次调整准备金率的条件

短期内不具备再次调整准备金率的条件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盛松成/文 2018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金融强监管、去杠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周期性波动叠加,民营经济也出现了较大起伏,多重因素导致去年以来的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时滞较长。但随着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政策的落实,以及对外经贸关系阶段性缓和,市场信心正逐渐恢复,政策时滞也已接近尾声。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4%,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也在回升。综合考虑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经济运行状况、流动性水平和可用货币政策工具,我认为,短期内不具备再次调整准备金率的条件。

首先,目前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基本适度。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曾经超过20%,这与当时对冲外汇占款被动投放的大量流动性有关。2018年4月至今,人民银行连续五次降准,累计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3.5个百分点,大型和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从17%和15%下降至13.5%和11.5%,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远低于大型银行。此外,我国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并不高,因而目前我国总准备金率基本适度。截至2018年末,我国超储率为2.4%,比去年三季度末提高了0.9个百分点,较去年一季度末(即本轮降准周期开启之前)提高了1.1个百分点。超储率提升意味着再次降准的必要性下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