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再提“房住不炒” 房企融资井喷背后的市场博弈( 二 )

一位信托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房企融资环境的确宽松不少,成本也不断降低。但融资机构对于房企资质要求仍然很高,比如,前50强。流动性放松的大背景下,房企融资再次成为“引力源”。但规模化加剧仍将是大势所趋。

融资成本持续降低4月以来,房企继续密集融资。从总量看,4月以来已经接近2000亿,最近几天每天公布融资计划都接近200亿。

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与一季度数据接近,整体房企融资成本继续降低。融资成本基本告别2位数(除个别企业外),主流境外融资成本均在6%-8%,境内融资的公司债均在5%以内,境外融资成本也有非常明显的降低。从融资渠道看,多家房企公布的境内外融资量均明显增加。

4月18日,绿地金融于境外发行2亿美元企业债,利率6.375%;4月18日当代置业发行3亿美元12.85厘优先票据用于现有票据再融资;4月18日融信中国发行2亿美元优先票据,息率8.75%;4月17日,北辰完成2019年第一期公司债券发行,规模12亿,利率4.8%;同日,滨江集团拟注册发行不超12亿元中期票据;建业地产发行3亿美元,2023年到期,票息7.25%优先票据;4月15日中午,中国恒大集团公告宣布拟增发三笔总计10亿美元优先票据;同日,招商蛇口拟发行2019年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金额35亿元;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4月15日公告,该公司建议根据美国证券法S规例向美国境外人士进行美元计值优先票据的国际发售;4月14日阳光城完成8亿元公司债发行,票面利率7.5%;4月12日晚间,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为公司境外附属公司泛海控股国际有限公司7000万美元融资提供担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