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大城市的"老年漂":为了看个病"迁徙"3000里( 二 )

在中国,很多老人原本可以在老家安享晚年,但为了帮助在大城市奔波的子女照顾孩子,他们来到子女身边,操着不同的口音,每日往返于家、菜市场和学校的三点一线,守着一份老年人的“孤独”,忍受着各种慢性病带来的不适及疼痛,却不敢去医院。因为看慢性病经常要拿药,而医院限制开药量,门诊医保又不能报销,挂一次普通医生号50元,做个检查都是几百……很多普通家庭难以承担。

为此,他们宁愿放弃家门口的优质医疗资源,为了能用那张本地的医保卡,只能回到小县城看病……

01“老年漂”,因病“迁徙”在北京等大城市,上述两位老人有个共同的称呼:“老年漂”。

此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316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8%的人表示身边存在“老漂族”,其中63%的人表示“老年漂”很常见。

“老年漂”与子女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由于两代人在生活习惯、消费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难免会有矛盾,亦容易引发他们情绪波动,形成新的压力,而且因为没有熟悉的人际环境,他们有一种深刻的大城市“孤独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