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大部分公司看到的是“人”,而百度看到的却是“人工智能”( 二 )

不出意外 , 网友和大佬的观点泾渭分明 , 分成了两派 。 网友认为996是在压榨员工 , 大佬认为可以996是幸福的 , 是奋斗的表现 。 韩寒在电影《后会无期》中祭出了金句 ,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 现在看来 , 这句话可谓精辟地解释了关于996 ,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争论这一问题 。

其实 , 从第一个维度——出发点去看 , 关于996无非是立场不同 , 带来角度不同 , 角度不同造成观点不同而已 , 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 。 但是如果站在更高更远的第二个维度——时代去看 , 则会发现当下关于996很多观点都是错的 。 因为996缘起于工作 , 而现在所有的讨论只看到了工作背后的“人” , 而没有看到未来工作背后的另一大主力——“人工智能” 。

换句话说 , 当下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用历史观看996的问题 , 鲜有人能够用未来观去看996 。 这里 , 我们不妨就从企业老板、员工个体、国家社会这几个和996高度相关的“连接点” , 去看一下 , 为什么996站在现在看是各有道理 , 而站在未来看则是大错特错 。

企业老板:不能以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 , 带来安全感的不是延长时间而是拥抱智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