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双轨制价格改革论文35周年( 八 )

其次,价格失真,使综合平衡失去了客观依据,因为计划者心目中的“核算价格”毕竟是没有客观标准的想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确知,究竟那些产品是供不应求,那些产品是供过于求,计划完全成了主观的东西。这样,长线与短线这个暂时性的问题就得以永久存在,短缺与过剩同时并存。尽管我们把综合平衡作为计划的基本内容,但我们往往是在有计划地破坏综合平衡。

第三、价格的歪曲使得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相对立,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相对立。为了使扭曲的经济结构得以强制平衡,计划只能以实物的形式来下达。计划的实现只能靠行政命令的办法来保证。这就客观上要求有一个从上到下的行政系统来控制经济。要求企业不讲效益、不讲利益。要求有“铁饭碗”、“大锅饭’的分配制度。结果,企业既没有活力。又没有动力,不关心经营状况,不关心技术进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第四、歪曲而僵化的价格体系使得经济结构无法合理演化,造成经济结构的畸形,使国民经济出现周期性的比例失调,每次失调都使经济濒临于崩溃的境地。

总之,僵化的价格制度必然对应于高度集中的、以行政命令为主的,不讲物质利益原则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又必然导致政治对经济的不适当干预,妨碍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