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双轨制价格改革论文35周年( 六 )

无论资源也好,产品也好,就其实物形态而言,是无法比较的。而比较是选择的前提,没有比较,就没有选择可言。为了比较,就得有一种可用于比较的共同语言。这种语言应满足以下条件:真实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保证有限的资源用于效益最大的生产;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关系,保证经济结构的平衡。这种共同语言就是价格。

因此,价格是选择的标准,是把经济效益和综合平衡统—起来的工具。它的基本功能就在于协调供求关系。如果没有价格,我们就无法在众多可供选择的可能中作出取舍,既没有经济效益可言,也没有综合平衡可言。

在现实社会,技术在进步,资源结构在变化,社会需求结构在改变。因此,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经济结构的演化过程。经济结构的静态平衡是不存在的。选择是一个不停顿的过程,经济结构的调正也就是一个不停顿的过程。价格作为一种选择标准,正是以它的易变性引起生产替代和消费替代,从而保证经济的动态平衡。除非一个社会处于绝对静止状态,否则,价格的凝固化必将使选择标准失灵从而使经济结构失去动态平衡的可能。

因此,价格又是一种信号,它传递情报、引导资源按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转移,以保证经济结构的动态合理化和经济效益的极大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