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眼里的名师( 四 )

在余华眼里,《酒国》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余华清楚地记得,《酒国》完成后,他替莫言把占据了行李箱四分之一位置的手稿背到浙江,希望在当地的杂志发表,却遭遇退稿,后来他只好又“灰溜溜地背回来”,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余华对《酒国》的喜爱。

30年来,两位“同学”惺惺相惜,又互相仰慕。莫言评价“余华是非常严肃、认真的作家,他的书数量比我少一半,但是他的文学影响力比我大一倍,《活着》已经发行了2000万册”。

余华的《活着》常年畅销,毕飞宇也说出一个数据——仅仅是作家出版社的版本2018年就销售了250万册,“这是我的朋友作家出版社社长吴义勤亲口告诉我的,他的目的是让我嫉妒并发疯,可我没有发疯,因为我知道《活着》的阅读是世界性的,在北美、南美、欧洲、亚洲到处都是余华的读者。”

毕飞宇眼里的余华是一位“本质主义者”。“他拥有不可思议的直觉,直觉与本质的神秘互动,成就了余华独特的魅力,他自信,他的自信让他天然站在了洛可可主义和巴洛克主义的对立面,于是余华建立了他的简单陈述,余华的简单陈述让他大放异彩,他描写的是悲伤,我们获得的却是力量,他描绘的是寒冷,我们看到的却是光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