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眼里的名师( 五 )

莫言希望余华在北师大教学期间,能再创作出像《活着》一样永远活着的小说。余华也很开心地表示,“我到北师大要焕发青春。”

毕飞宇是『早熟作家』

3

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成立以来,引入国际上通行的“驻校”作家制度,贾平凹、余华、严歌苓、欧阳江河、苏童、西川、迟子建、翟永明、格非、韩少功、阿来等知名作家先后“驻校”,通过研讨会、演讲会、对话会、公开课、朗诵会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影响鼓舞了热爱文学的万千学子。4月14日,北师大“驻校”作家名单上再添一位重量级人物——毕飞宇。

8年前,毕飞宇凭《推拿》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他成为南京大学教授,2017年出版的文学讲稿集《小说课》在读者中受到广泛好评。莫言评价毕飞宇是真正的小说内行,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教授。

著名批评家贺绍俊在致辞中说,“我比毕飞宇大,但我一直叫毕飞宇‘老毕’,是因为他的小说写得非常老道,文字叙述也非常老练,他是一位‘早熟’的作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曾经偏爱先锋、追求结构的毕飞宇,因为“早熟”,没有痴迷于先锋的游戏之中,而很快转身去叩问现实,以《玉米》《平原》等一部部优秀作品,展现出他对启蒙话语的浓厚兴趣,以及深邃的思想容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