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关掉18间工厂,它仍是中国啤酒领头羊,单品牌销量全球第一( 三 )

当然 , 雪花啤酒的壮大 , 也得益于中国啤酒市场持续了20多年的增长 , 不过市场红利总有一天会褪去 , 2013年 , 随着中国啤酒产量规模达到5000万千升的最高点 , 也宣布了增量的结束 , 中国啤酒市场规模进入了平稳期 , 公开的数据显示 , 近5年来 , 啤酒产量都维持在4500万千升左右 , 几乎不再增长 。

与此相对应的是 , 雪花、青岛、百威、燕京、嘉士伯等五大啤酒巨头也形成了各自的垄断区域 , 再依靠粗暴的价格和渠道策略已经无法抢占市场 , 于是国产啤酒企业开始把战略转向消费升级 , 即从低端走向高端 。 实际上 , 像百威、嘉士伯等国际品牌一直占据着国内的高端市场 , 平均净利率都在8%以上 , 而雪花净利率只有3% , 燕京则只有1.5% 。

对于啤酒来说 , 提高净利率的办法无外乎两种方式 , 要么降低成本 , 要么提高售价 , 啤酒工业制造在中国发展了也有几十年了 , 目前至少是与国际水平相当 , 要再降低成本不是某个啤酒集团自己努努力就能做到的 , 依赖于整体工业制造技术的升级 , 于是提高售价就成了最可行的方式 。 实际上 , 国产啤酒的销售价格是大大低于国际巨头水平的 , 以每吨的单价来做比较 , 美国是4328美元/吨 , 日本是4803美元/吨 , 而中国只有1861美元/吨 , 差距很大 , 也从另一角度说明国产啤酒利润提升空间还很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