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四 )

从发动机到多元化生态发展

尽管发动机仍是核心产品,但与过去相比,潍柴早已从一家蜗居山东潍坊的单纯发动机企业,蜕变成了以产业链动力总成为核心、智能物流为新业态的多元化生态结构的国际化企业。

2018年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潍柴旗下的众多海外品牌——来自德国的无人驾驶的林德叉车、美国德马泰克的智能物流装备等,受到中外观众关注。人们在不经意间发现,潍柴原来不是单做发动机的企业。

而在过去,大功率发动机几乎囊括了潍柴动力所有的业务结构。财报显示,2004年潍柴动力销售13.45万台柴油发动机,其中重型卡车占比61.8%、工程机械占比35.3%,单一发动机业务模式尽显。

2004年3月,潍柴动力在香港上市。上市一年后,潍柴动力开始进行产业的前向整合,开始了“产品经营+资本运营”双轮驱动发展。

2005年8月,潍柴动力花费10亿元把湘火炬收入囊中,这是国内第一个交易金额超过10亿元的并购项目。

湘火炬当时是西部知名的汽车集团,拥有陕西重汽、法士特齿轮、汉德车桥等多家子公司,拥有完整的重卡产业链。这次收购,让潍柴动力实现了从单一发动机厂商向动力总成系统供应商的转型,也奠定了潍柴在重型商用车领域的核心地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