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箱大战”结束前夜:3个维度窥见市场格局( 二 )

可如果仅仅从价格的角度审视智能音箱的第二波战事 , 未免会有失偏颇 。 智能音箱的市场需求远未爆发 , 价格也绝非是竞争的唯一手段 , 隐藏在价格混战背后的 , 恰恰是智能音箱市场的竞争升维 , 价格门槛、产品创新、场景生态等都是竞逐的筹码 。

01

拼诚意 , MBA“三分天下”

与其说是价格混战 , 倒不如说智能音箱的价格正走向合理 。

早在2017年的时候 , “智能音箱”的概念就屡被提及 , 彼时中国有超过2000多家智能音箱厂商 , 但大多数扮演了“组装厂”的角色 , 向上游购买语音系统和解决方案 , 然后贴上自家Logo发货给经销商 。

当年的出货量在150万上下 , 定价却动辄几千元 。 乐于尝鲜的用户花高价购买了所谓的智能音箱 , 用户体验偏偏又让人大为头疼 , 语音识别准确率低 , 语音交互的场景很局限 , 音质难以匹敌专业性产品 。 所谓的智能音箱 , 不过是收智商税的工具罢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