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拒绝折叠”背后

王红保一直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这个 80 后长途卡车司机带着妻子在中国的高速公路上不断“迁徙”。车开到哪里,他的“灶台”也跟到哪里,堵车或是卸货等货时,他就开始做饭,土豆排骨、腊肉炖鱼、饺子烙饼,什么都做。他一边儿做,妻子就在旁边用快手记录,就这么积累了大量的粉丝。

台湾作家廖信忠便是其 246.8 万粉丝之一。透过快手,廖信忠不知不觉已跟随王红保在中国走过数十万公里,从高原到丘陵,冬雪到夏雨,黎明到落日。

这两位原本生活轨迹本该毫无交集的人,在网络空间产生了一丝关联后,又共同出现在了 4 月 16 日快手举办的以“科技普惠数字温度”为主题的互联网社会价值峰会的舞台上。快手在当天宣布成立“快手社会价值研究中心”,希望与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开展社会科学、社会创新领域相关议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互联网技术的社会价值。

科幻作家郝景芳觉得,被折叠的世界不仅存在于她的笔下,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映照——联通全球 40 亿人的互联网,某种程度上也被折叠了。互联网让世界扁平,也无形分割了人群。算法智能推送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割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