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助力香港打造智慧机场 大湾区跨境数字物流网络提速( 七 )

应促进更多科研成果落地一直以来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供应链,香港尽管拥有数家全球知名大学,很多科研成果却最终不能落地及转化。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大湾区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机制、完善环境,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为此,香港政府此前宣布,于4月成立“智慧政府创新实验室”,提供平台让初创及中小企业与政府部门配对合作,合适的技术和产品将获安排进行测试,促进应用,加快引入资讯科技改善公共服务。

据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了解,香港特区政府目前通过大学科技初创企业资助计划(TSSSU)向本地6所大学的团队成立的初创企业提供最多可持续3年、每年最高达120万元的起动资助。在过去4年内,获TSSSU资助的初创企业,超过一半成功获得私人投资。

梁振业坦言,在创业之前,他曾在中文大学担任教职,曾利用物联网及大数据帮助香港本土的一些大型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但最终由于公司内部原因而未能落地。他透露,AS2系统最初亦是来自中文大学帮助机管局设计的数据管理系统,但是受制于大学研究机构在推动商业项目方面的种种限制,他最终决定创立启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