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与冰雪之梦( 四 )

傍晚6点,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十一加的商业街开始忙碌起来。这里诊所、药店、超市应有尽有,点亮的霓虹广告牌上,展示着天南海北的菜系。往来顾客,多是穿着蓝工服的工人。夕阳余晖下,远处首钢京唐公司的烟囱徐徐冒着白烟。

这条商业街,正是因首钢京唐公司从北京搬迁至曹妃甸而兴起。工人们脚下的土地,曾经是荒岛和海洋。曹妃甸工业区是吹沙填海造出来的,地理规划名称“经三路”“纬四路”“十八加”,都透着整齐的条理。

从北京石景山到唐山曹妃甸,首都钢铁厂的搬迁与北京的两次奥运会结缘。这个百年钢铁巨人沉重转身,在220公里外再造了一座循环经济新工厂;而留在北京的老工业遗存,正在变成文化创意、体育、数字智能相融合的产业社区。

2005年,距离北京奥运会还有3年,国家发改委同意首钢逐步关停石景山厂区的生产。位于北京西部的这座大型钢铁厂,对奥运会期间北京环境的影响巨大,当年媒体上一度出现“要首都还是要首钢”的标题。

经过多方论证,首钢开启了历时10年的整体异地搬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