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与冰雪之梦( 六 )

冰上运动场馆的制冰师刘博强,在职业生涯中体验了“冰与火”的强烈反差。1996年进首钢,他在初轧场、炼钢厂做过不少“火热”的工种。在北京冬奥组委进驻首钢园区之后,他主动报名学习了制冰、扫冰,现在是首钢园运动中心的制冰师,和来自加拿大的世界顶尖同行一起工作。

曾在3号高炉做炉前工的李红继,如今是首钢冬奥物业事业部安保队长。手里的工具,从铁锹变成了对讲机,身上的工服、安全帽、棉手套变成了西装领带。“除了结婚的时候,以前根本没打过领带”,他不得不上网找打领带教学视频,对着镜子练了一星期。对他来说,“作为工人的荣耀,和为冬奥会服务的荣耀,性质是一样的。”

2010年12月,首钢石景山厂区的3号高炉停产时喷出的那股沉闷浓烟,曾让很多老首钢人流下不舍的泪水。如今,他们早已完成了职业转型,首钢的工业遗存,也开始了新的使命。

在北京首钢园里,目之所及皆“工业素颜”,岁月痕迹和历史信息被最大程度保留。2016年入驻的北京冬奥组委在6座改造后的筒仓里办公。原来的高炉空压机站、返焦返矿仓等建筑被改造成工舍酒店,车间里的吊车梁、抗风柱就原样袒露在酒店一层大厅中。炼铁高炉压差发电站里,园区通过招商引进了咖啡店,金属石料间飘出了咖啡的香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