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超:减税落地后,通胀怎么走?( 二 )

如何定量测算本轮减税对CPI增速的影响?

首先,需要明确CPI的统计方法。根据国家统计局流通和消费价格统计制度,CPI统计的价格为消费者支付的终端价格,增值税的部分应包含在内,所以税率下调存在拉低含税价的可能。

其次,本轮减税对CPI中的不同分项价格的具体影响程度也不同。我们根据其内部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可以得到该大类的价格调降幅度。我们估算,本次增值税率调减使得CPI篮子中理论降价空间最大的分项是衣着类商品,因为该类商品原税率多为16%,理论上价格最大可降约2.6%,而部分服务类项目无降价空间,各大类分项的价格理论最大降幅中位数约1.2个百分点。

最后,由于并非所有商品在减税后都受到同样幅度的影响,因而减税最终如何影响CPI,还取决于不同商品在CPI中的占比。如果减税带来的理论最大降价空间全部实现,那么影响程度就是各分项的权重乘以理论最大降幅。但这一极端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因为增值税涵盖了生产到流通各个环节,减税收益被企业、经销商和终端消费者三方共同分享,因而其效果并非完全体现在CPI上。如果按照企业、经销商和终端消费者三方的议价能力相当的中性假设测算,减税效果约30%作用于CPI,我们预计将带动全年CPI增速中枢下移0.2-0.3个百分点左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