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资本研究院:医疗人工智能与未来医院信息化建设(16)

总结来说 , 当下可能是医疗机构信息化的分水岭 , 之前称为传统医疗信息化 , 而发展到今天 , 医院对于应用系统专业化和智能化的要求将日趋显现 。 针对医院特定人群、特定业务、特定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智能应用将是未来智慧医疗发展的主要特征 , 其特点是智能、精准、迭代频繁、重视应用的个性化和创新性 。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信息化领域相关产业的日趋成熟 , 未来智慧医院建设发展将呈现共性与个性并存的特点 。

钛资本研究院观察

2019年 , 中国将全面展开医联体的建设工作 , 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均参与医联体建设 。 目前 , 我国已形成了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跨区域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4种医联体模式 。 2019年 , 我国将在100个城市开展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 , 在医疗集团内部建立以信息化为支撑的远程医疗系统、远程会诊系统、远程教育系统、双向转诊系统 , 各级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共享 , 为患者提供连续一体化的诊疗服务 , 同时重点在500个县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 ,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

中国大规模推广医联体模式 , 是人工智能在医疗和医院体系创新创业的重大契机 。 过去 , 人工智能进入医疗和医院体系 , 只能在外围和辅助服务方面发挥作用 , 无法进入医疗和医院的核心运营体系 。 而随着医联体的推广 , 远程医疗、医疗机构互联互通、家庭看护等需求将规模化兴起并进入到医联体的核心运营体系 , 这打开了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空间 。 实际上 , 新的医疗体系变化正在发生:据国家卫健委统计 , 2018年全国医疗机构双向转诊患者1938万例次;其中 , 上转患者比上年同期减少15%;下转患者比上年同期增加83%;75%的医疗机构实现医联体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 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所有地级市和1800多个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