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资本研究院:医疗人工智能与未来医院信息化建设(15)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 , 新产品、新的解决方案的产生的过程中 , 核心是医疗 。 这个项目最早的时候 , 并没有瞄准人工智能领域 , 只是为了解决让医生能够远隔千里更好地进行医疗活动的问题 ,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 才逐渐有了智能医护机器人的诞生 。 后来在援外工作中 , 像日喀则、喀什、云南、新疆、西藏各个地方都有非常好的应用 , 包括在整个医联体的领域内 , 如儿童医学中心的专科医联体、综合医联体、民营和公立医院相结合的医联体中都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 。 整个产品在研发过程中迭代了很多代 , 最终拿到专利 , 实现了产品化 。 从现在的角度上来说 , 这个人工智能技术和医疗场景相结合的产品 , 其实是从一个小需求出发 , 一步步演变过来的 。

所以 , 还是要从需求出发 , 看一看初心是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 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 然后慢慢地演化、与最新的技术相结合 , 而这种结合也不是硬结合 , 而是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选用了某项技术 。

人工智能近期在三个领域可能会有突破:第一是智能医护服务机器人 , 对患者进行感知、适当的干预 , 从远程医疗出发 , 在护理、健康、陪护、康复、助残、巡检、导览等公共服务中发挥作用;第二是虚拟护士或者虚拟助手 , 通过语音、语义等技术结合 , 是非常好的突破点 。 但虚拟护士一般并不提倡由人工智能完全接管而是人机协作 , 人类可能只负责20%最尖端的、最需要协调的工作 , 人工智能负责大量粗活脏活累活;第三是IOT智慧病房 。 未来通过可穿戴设备、物联网、传感器 , 把后续要分析、决策、干预或者提供服务的所需数据采集上来 , 采集的越多意味着思考越完善、分析越彻底、服务越精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