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宇宙“风口”上( 三 )

随着近年来机器人技术、通信技术、火箭推进技术、火箭跟踪技术等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太空对于人类来说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及”,出于科研和商业等民用目的的太空飞行和探索越来越频繁。

对政府来说,通过私人公司进行火箭发射,将宇航员或货物送入太空,可以减少大量的资金成本。

由于符合多方利益,且有助于提升创新效率,此前几乎仅限于以政府为中心的太空领域项目,正在向私营企业与资本敞开大门。

从数量和规模上看,全球航天舞台上唱大戏的主角,正逐渐变为商业航天。

美国航天基金会去年7月发布的《航天报告2018》显示,2017年全球商业航天规模达2114.5亿美元,超过全球航天经济总量的55%。同时,2017年,全球商业航天共发射267个航天器,占全球航天发射总数的60.3%,创历史新高。

2017年底,摩根士丹利发布“太空颠覆系列”报告,观察到如今太空领域已划分为卫星发射、卫星互联网、深空探测、月球登陆、地球观测、小行星采矿、太空碎片、太空旅游、太空研究以及太空制造等11个子行业,全球约有90家私营公司正“处于颠覆太空产业的最前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