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变色”简史:被色彩串联起来的那些产业密辛( 六 )

既然玻璃面板上已经玩不出更多花样,消费者还总是为了防摔而给它套上千奇百怪的壳与五彩斑斓的膜,那么咱们换一种材料怎么样呢?

塑料是不行的,虽然可以实现花式上色,但那岂不是再开历史的倒车?更何况质感也确实差了一点。于是,以铝合金和不锈钢为主的金属材质就正式上位了。最早使用全金属机身的是HTC在2013年就发布过的机型M7。不过,材质的改变给机身颜色带来的惊喜,最终还是落到了苹果身上。

iPhone 6采用的全金属外壳,使得手机背部的上面和下面不得填充了两条塑料带,这个被网友戏称为“白带”的配色设计,很快又被“拿来主义”的中国手机市场广泛采用。

手机“变色”简史:被色彩串联起来的那些产业密辛

图7/12

当然,金属机身也带来了着色的难题。苹果曾通过阳极氧化工艺对铝合金的 iPhone 5 尝试煤炭黑色设计,结果以“掉漆门”的失败而告终。到了2016年iPhone 7上市的时候,苹果就解决了这一问题,推出了媲美陶瓷质感的 Jet Black (亮黑)外壳,以及爆款“中国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