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开启赴美上市征程:何以输出中国创业新范本?( 五 )

时至今日 , 瑞幸有2370家店铺和1680万用户 , 随着时间的积累 , 这些用户通过社交网络和支付场景 , 频繁的进行交互 , 产生了巨大的数据价值 。 这个数据一方面可以服务于运营本身 , 比如根据用户画像 , 推出不同的餐食和服务 , 精准匹配;另外一方面在保障安全前提下 , 可以和顺丰、小程序、美团们连接 , 推动智慧供应链的建设 , 对外赋能 。

换句话说 , 未来的瑞幸将跳出咖啡零售网络的定位 。 这也是我为什么建议瑞幸 , 做好品牌升级的准备 , 由瑞幸咖啡升级为瑞幸生活或者瑞幸平台 。

瑞幸的隐忧:管理层成长能否匹配公司爆发性增长

这几天 , 业界批评瑞幸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 。 瑞幸当然是可以批评的 , 不过我注意到当下对瑞幸的批评主要集中“巨额亏损”层面 。 因为 , 招股书的数据显示2018年瑞幸咖啡亏损接近16亿人民币 , 这个数据看起来非常惊人 。

事实上 , 在我看来 , 瑞幸真正的隐忧和问题不在于巨额亏损 , 因为瑞幸的亏损的可控的 , 也就是我之前提到过的战略性亏损 , 没有这个战略性亏损就没有将来的战略性盈利 。 这当然不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分析 , 数据显示 , 瑞幸2018年四个季度经营亏损率分别为966%、283%、201%和138% 。 可以看到 , 瑞幸的亏损率正在逐步降低 , 2019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率进一步收窄至11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