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落后最可怕的地方是思维方式的落后( 十 )

当整个搜索行业都意识到点击数据的重要性后,这个市场上的竞争就从技术竞争变成了数据竞争。这时,各公司的商业策略和产品策略就都围绕着获取数据、建立相关性而开展了。后进入搜索市场的公司要想不坐以待毙,唯一的办法就是快速获得数据。

比如微软通过接手雅虎的搜索业务,将必应的搜索量从原来Google的10%左右陡然提升到Google的20%?30%,点击模型估计得准确了许多,搜索质量迅速提高。但是即使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因此一些公司想出了更激进的办法,通过搜索条(Toolbar)、浏览器甚至输入法来收集用户的点击行为。这种办法的好处在于它不仅可以收集到用户使用该公司搜索引擎本身的点击数据,而且还能收集用户使用其他搜索引擎的数据,比如微软通过旧浏览器收集用户使用Google搜索时的点击情况。

这样一来,如果一家公司能够在浏览器市场占很大的份额,即使它的搜索量很小,也能收集大量的数据。有了这些数据,尤其是用户在更好的搜索引擎上的点击数据,一家搜索引擎公司可以快速改进长尾搜索的质量。当然,有人诟病必应的这种做法是「抄」Google的搜索结果,其实它并没有直接抄,而是用Google的数据改进自己的点击模型。这种事情在中国市场上也是一样,因此,搜索质量的竞争就成了浏览器或者其他客户端软件市场占有率的竞争。虽然在外人看来这些互联网公司竞争的是技术,但更准确地讲,它们是在数据层面竞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