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六 )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大多是“学而优则师”,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几乎没有离开过校园、没有深入社会,实践经验相对偏少。职业教育也基本类似,很多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很少接触市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容易与社会脱节的重要原因。社会上有些职业技术学校之所以有名气,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相关学校以培训实用技能为教学中心,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抓住了把学员的技术技能培训好这个重点,确保了学员顺利就业。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强调打造“双师型”教师,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效果还不太理想。原因在于,没有对办学模式和教师管理制度彻底改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人才和市场人才没有全面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促进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狠抓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这为建设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指明了方向。

笔者认为,要办好现代职业教育,一定要探索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并创新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编写教材,让具有丰富市场经验和企业经验的社会人才走上讲台,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切切实实的技术技能,并在毕业后很快适应市场要求和工作需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