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网商们的四年进退:从颠覆者到补充者( 七 )

对于该举动,外界不少的解读是微众银行高收益产品引发资金从招行流失对其造成压力。为了“澄清”舆论非议,随后,微众银行和招商银行联合声明表示报道存在偏颇,微众银行和招商银行业务互补、地缘相近,一直保持紧密合作关系。然而这一紧密合作最后证明仅仅停留在纸面上,两家银行关于开通接口的合作并无进展。

这只是民营银行和传统银行摩擦的一个案例,出于对于新生事物的不安全感,加上阿里、腾讯等具有的海量用户基础,传统银行对于民营银行的发展始终心存警惕,防范和限制也时有存在。

2017年微众银行与民生银行同推出了Wecard产品,这张民生银行卡片不仅拥有银联借记卡的基础功能,也可连通微众银行,实现账户互通、支付直连等功能,通过“WeCard”实现了一站双向功能服务。但该产品仅限深圳地区用户可以使用,并且采用随机邀请制,后来该合作项目也无疾而终。

而另外一边,网商银行截至目前依然不支持工行、农行、建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转入至网商银行业务。

认清了政策和资源限制之后,民营银行纷纷将角色定位从“鲶鱼”调整到了补充者的角色,而不再提对传统银行的颠覆。此后,民营银行对于金融行业的意义从倒逼银行创新,变成了连接传统银行和企业、个人的中介管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