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网商们的四年进退:从颠覆者到补充者( 八 )

以第一家开业的民营银行微众银行为例,其一直坚持自己的定位是“连接者”,但知情人士称,实际上这并不是微众银行最初的初衷——在当初批复时,微众银行试图打造“个存小贷”模式,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吸收海量的低成本负债服务,然后将资金提供给小微企业和个人。

如今,轻资产运营、万能连接器已经成为行业的主流声音,这意味民营银行和传统银行今后将更多地用合作模式谋发展。

发展尴尬

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民营银行具有明显的服务“草根”和市场效率优势。而普惠金融服务对象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小微企业。

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是,主打个人消费金融的民营银行赚的盆满钵满,而主打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银行则叫好不叫座。

以微众银行为例,2015年5月,微众银行推出个人信贷产品微粒贷。微粒贷一经上线就被视为微众银行的得力干将:短短1年多,微众银行从2015年亏损5.8亿元,到2016年扭亏为盈,并实现了4亿元的净利润。2017年微众银行的净利润达到14.48亿元,较2016年的4.01亿元增长261.1%。微粒贷上线一周年,累计发放贷款400亿元;上线两周年,累计发放贷款总金额3600亿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