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与诸葛瞻( 五 )
在诸葛亮圣人的光环下,当然更在老泰山皇帝刘禅的恩泽下,诸葛瞻不断升官。从18岁到33岁,诸葛瞻一直升,一直升,直到尚书仆射、军师将军。又过了一年,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开始统领国事。34岁便位高权重,诸葛瞻差不多赶上其父亲了。可惜他的权威却远远不如老爸。当时宦官黄皓弄权,从没人出来招呼一声。大将军姜维在外面喊了一嗓子,要刘禅杀黄皓以谢国人。但后来刘禅亲自为黄皓说了话,姜维就吓得连朝都不敢回了。有人认为诸葛瞻应该站出来制止黄皓专权,但老丈人喜欢的人,他这个做女婿的又咋个说呢?他能说吗?他愿说吗?他毕竟不是他老爸!
血洒疆场青史永垂
景耀六年(262年)夏,魏国敲响了进攻的战鼓,点燃了伐蜀的烽烟。司马昭遣大将钟会、邓艾、诸葛绪等率领大军滚滚而来。仓皇之中,刘禅命张翼、廖化、董厥等前往拒敌。大将军姜维率兵依剑阁之险,将钟会十余万大军挡在关下。哪知魏将军邓艾却大出奇兵,穿越无人区,偷渡阴平直奔成都。
刘禅闻讯大惊,与群臣商议后决定派诸葛瞻领兵前往涪城(今四川绵阳)抵抗邓艾。诸葛瞻不愧圣人之子,热血沸腾地带领开国将军的后代们出征。随行的有尚书张遵(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侄)。但诸葛瞻率军抵达涪城后却主意不定,盘桓不前。黄崇多次劝他迅速抢占险要地势,不让魏军进入平原,诸葛瞻就是犹豫不决,以致坐失良机。邓艾大军长驱直入,蜀军前锋折锷,诸葛瞻只好退守绵竹。邓艾遣使送信诱降诸葛瞻:“你如果愿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为琅邪王。”诸葛瞻大怒,斩杀邓艾使者,率军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