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生回应与汇源合资:不是“卖身” 是上下游互补!( 四 )

此后,举着填补国内浓缩果汁市场空白的大旗,朱新礼四处跑马圈地、迅速扩张,并在全国范围内密集投资建厂,初步完成了果汁产业的整体布局。2007年,汇源果汁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上市当日股价大涨66%。

很快,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向朱新礼抛来了橄榄枝。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及其旗下全资附属公司AltanticIndustries联合宣布:将以总价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本以及汇源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这是当时可口可乐在中国、也是在其发展史上美国以外的最大的一笔收购,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

本以为一切顺利的朱新礼在当时一度叫停了汇源的新品研发,转向上游,在国内签下多个大型水果项目,投入总金额超20亿元。

然而,正当所有人都认为收购案顺利获通之际,意外突然而至。

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以“收购将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为由否决了该起收购。汇源果汁不仅没能搭上可口可乐的“便车”走向世界,公司股价也应声连跌。

对此,朱新礼一直耿耿于怀。2014年,在接受专访时,朱新礼表示:“假设2008年在我把汇源整个事业的三分之一用25亿美元卖给美国公司(可口可乐)的话,这25亿美元再加上我原来的三分之二整个汇源农业、果业,将来如果再生产汇源果酒、汇源鲜果,这一系列汇源品牌出来的话,那我(汇源)现在早就是千亿级公司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