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共有产权”住房制度( 四 )

李越还建议,可借鉴我国香港“公屋”和新加坡“组屋”布局的做法,以商品房配建公租房的模式,形成“大融合、小分散”为特点的不同收入层次群体混合居住的区域,加强他们之间的彼此交流,减少隔阂,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大家共同使用优质公共资源,减缓由于交通不便、配套落后而造成公租房租户在出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

王宏伟回应说,过去有些保障房在住户入住后,很多公共配套,如学校、幼儿园、道路、市场等没有跟上,有些刚开始还要用临水临电,存在粗放的规划管理。“新建的项目要保证公建配套与保障房同步落实。” 他还表示,近年来,广州正在学习借鉴国外和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在商品房小区中配建一部分保障房,让普通商品房与公租房混合起来,实现各阶层融合居住。

焦点3:公租房能不能买?

不少多年居住在保障房小区的住户表示,已经把租住的房子当成了家,希望有政策能让他们把公租房买下来。

市政协委员、市台联会副秘书长蔡武认为,保障性住房除了租赁型的保障方式,还可以增加出售型的。随着经济条件改善,有些人想拥有一套住房,可以与子女一直住下去,但可能还负担不起商品房的价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