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环保 1904丨环保工作进入深化阶段,未来将释放更多治理需求( 六 )

(二)环境治理持续深化,环保意识逐步提高

1. 《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简况》发布,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达到“十三五”规划序时进度要求。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了《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简况》,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3%,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 PM2.5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1.8%、10.2%、10.8%。全国地表水Ⅰ类~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1.0%,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6.7%,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在生态环境质量方面,2017年监测的2591个县域中,生态环境质量为“优”“良”“一般”“较差”和“差”的县域分别有519个、1042个、714个、288个和28个。“优”和“良”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2018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4.0%,超过年度预期目标0.1个百分点。2018年度生态环境目标圆满完成。

2. 政府工作报告确认生态环境部今年多项重点工作国务院对《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出台了部门分工意见,生态环境部牵头负责其中多项重点工作。污染防治要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等重点任务,统筹兼顾、标本兼治,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持续开展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工业、燃煤、机动车三大污染源治理。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改革创新环境治理方式,对企业既依法依规监管,又重视合理诉求、加强帮扶指导,对需要达标整改的给予合理过渡期,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一关了之。坚持源头治理,加快火电、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重污染行业达标排放改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