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钢铁侠”惹众怒:激光雷达到底配不配做无人车的“眼睛”?( 五 )

这三种方式各有利弊 , 其中“激光雷达”是一直是产业界关注的焦点 。 原因也很简单 , 激光雷达具有雷达的测距能力 , 但分辨率又比雷达高;具有摄像头的感知能力 , 但又可以不受光线条件的限制 。 它唯一的缺点是 , 造价太高 , 无法大规模地使用在量产车上 。

在过去的几年间 , 几乎所有自动驾驶厂商都无法回避激光雷达 。 区别只是在于 , 谁能让这三者的排列组合更高效、更精准、更便宜 。 比如丰田TRI 研究院打造的无人驾驶汽车 , 就在车身上武装了7个Velodyne 的激光雷达 。 而谷歌自动驾驶公司Waymo独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 , 就是努力将激光雷达的成本暴跌 , 从原来7万美元干到了7500美元 。

与行业对激光雷达的追捧相比 , 马斯克是个十足的异类 。

他坚持认为使用激光雷达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 在目前的智能驾驶量产汽车中 , 只靠摄像头的仅特斯拉一家 。 这至少说明 , 马斯克不是“口嫌体正直” , 而是发自内心地认为激光雷达对自动驾驶的未来毫无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