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独角兽重增长轻盈利,谁是真正的输家?( 九 )

我们知道,争夺市场主导地位的战斗需要燃料。然而,大量注资往往是不够的。相反,它们往往与产品的补贴成本挂钩,因此,对消费者来说,这确实是一笔好得难以置信的交易。对于很多创业公司来说,对客户的补贴体现为公司的净亏损以及投资者和创业者的风险。然而,鉴于大多数科技公司上市时都在亏损,有人可能会说,在今天的IPO市场上,这甚至算不上什么大风险。

因此,对于那些通过零工经济创造收入的公司来说,真正的输家是工人们。为养活家庭尽最大努力的司机,或为上大学攒钱的自行车快递员。比起那些资助和开发软件的人的收入和权利,他们确实是二等公民。

一些人认为,零工经济公司急于在新劳动法出台之前上市。司机不被归为员工,因为成本太高。相反,他们被归类为独立的承包商,这使得公司可以避免受到法律的约束,法律要求他们提供最低工资、病假、医疗保险和其他受薪员工期望的福利。2019年3月,Uber在计划上市前就司机分类问题达成了2000万美元的和解,Lyft也就上述最低工资法对纽约市提起了诉讼。而Lyft申请禁令的动议被驳回。

服务应在创造收入的同时造福社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