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密码 | 金融股应该逆势买?(11)

“等到知更鸟报春的时候,春天已经结束了。”——巴菲特

投资有时候是一场逆向思维的修行,需要在最黑暗的时候坚信黎明一定会到来。

高盛(Goldman Sachs)

2008年10月,正值全球金融海啸肆虐之时,巴菲特为《纽约时报》撰写了一篇特稿,标题为“买入美国,正当时”,他提到:“危机爆发之前,我的个人账户没有投资任何股票,但现在股价这么便宜,我的个人账户中的股票仓位将很快达到100%。”事实上,一向言行一致的巴菲特也是这么做的。高盛就是其买入的标的之一。

优先股+认股权,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

对于优先股的应用,当今世界似乎无出巴菲特之右。从美国运通,到高盛,再到美国银行,巴菲特都使用了相同的套路并屡试不爽。

早在1991年,伯克希尔就用3亿美元认购了美国运通发行的转换优先股(PERCS),股息率达8.85%。

2008年10月,雷曼兄弟破产,高盛的股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巴菲特故伎重演,通过购买优先股为急需资金的高盛注资50亿美元,股息率达10%。同时还获得在此后五年内以每股115美元的价格认购4350万股高盛普通股的认购权证,这约相当于高盛流通股数量的9%。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