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战结束10年后,“印度洋珍珠”的至暗时刻(15)

复活节爆炸案多名“人弹”也来自东部省冲突多发的Kattankudy,幕后主使扎赫兰?哈希姆从小也在那里就读“马德拉萨”(意为伊斯兰宗教学校)。

2009年内战结束后,僧、泰两族矛盾有所缓和,但此时,带有“反穆斯林”性质的冲突逐渐露出水面。

“斯里兰卡的穆斯林社区成为了一些僧伽罗语佛教徒暴力、仇恨言论和经济抵制的目标,这些佛教徒声称穆斯林威胁着该岛的稳定和佛教品格。”国际危机组织斯里兰卡项目主任Alan Keenan最新撰文写道。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斯里兰卡极端佛教组织“佛陀军”(Bodu Bala Sena, BBS)在内战后的兴起,他们呼吁抵制穆斯林开的公司及其制造的产品,还有妇女的着装等。根据美国天普大学专门研究斯里兰卡穆斯林群体与内战关系的研究人员拉扎克(A.R.M.Imtiyaz)2015年的调研报告称,“一些年轻的穆斯林想要报复”,然而,穆斯林中的多数人并不赞成任何报复,因为他们普遍认为BBS是少数派,这种在面对这种挑衅时的克制受到了赞扬。

内战结束10年后,“印度洋珍珠”的至暗时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