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金属材料焊接性的因素有哪些( 三 )

焊接接头的结构设计会影响应力状态 , 从而对焊接性产生影响 。 在设计时应使接头处的应力处于较小的状态 , 能够自由收缩 , 这样有利于减小应力集中和防止焊接裂纹 。 要尽量避免接头处的缺口、截面突变、对高过大、交叉焊缝等容易引起应力集中 。 也要避免不必要的增大母材厚度或焊缝体积而产生多向应力 。

对于焊接热源特点、功率密度、线能量等工艺参数会直接决定接头的温度场和热循环 , 从而对焊缝及热影响区范围大小、组织变化和产生缺陷的敏感性等有明显的影响 。 比如 , 采用焊前预热和焊后缓冷可降低接头的冷却速度 , 可以降低接头的淬硬倾向和冷裂纹敏感性 。 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可以改善结构的约束程度和盈利状态 。 采用氩弧焊等焊接方法可使焊接区保护严密 , 减少合金元素烧损 , 获得满意的接头性能等 。

工艺因素

工艺因素包括施工时所采用的焊接方法、焊接工艺规程(如焊接热输入、预热、焊接顺序等)、焊后热处理等 。

对于同一种母材 , 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和工艺措施 , 所表现出来的焊接性有很大的差异 。 比如 , 铝及其合金用气焊较难焊接 , 但用氩弧焊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钛合金对、O、H、N极为敏感 , 用气焊和焊条电弧焊不可能焊好 , 而用氩弧焊或电子束焊就比较容易焊接 。 因此 , 发展新的焊接方法和新工艺是改善工艺焊接性的重要途径 。

推荐阅读